<strike id="ety0c"></strike>
    1. <code id="ety0c"></code>
        <output id="ety0c"><optgroup id="ety0c"></optgroup></output>

      綿陽市優質工程“綿州杯”獎9項
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->員工風采->正文信息
      員工風采
      根本停不下來的薛慶
      作者:陳左薇 陳杰      信息來源:機關           發布時間:2015-08-19           閱讀次數:1772

          

           喂,縣長,……嗯,我馬上過來。”
          “喂,混凝土還沒運到?我馬上過來。”
          “喂,調研組什么時候到項目部檢查?把時間發給我。”
          “喂,今天下午談判財評工作?一定準時參加。”
          ……
          電話鈴聲又響起了,薛慶不好意思地沖我擺擺手,趕緊拿起手機。
          很難想象,一個常年在項目上摸爬滾打的人會是他這樣,皮膚白皙,五官清秀,散發著濃濃的書卷氣。

      傳承的力量

          早上六點半,天剛蒙蒙亮,薛慶換上運動服,開始晨練,奔跑于城市的大街小巷。在薄霧中,他不停回想這一年來,蘆山重建的點點滴滴。
          2014年8月,薛慶自告奮勇,隨第一批參與災后重建工程的同志們一起來到蘆山。來之前,他做好了十足的心理準備,知道這是一場“硬仗”。令他沒有想到的是,災后重建工作遠遠超于預期的艱苦。
          他深刻的記得,這一年多來心理變化的跌宕起伏。8月份,項目部剛剛進駐,摩拳擦掌,誓要叫蘆山換新顏。9月份,一系列困難撲面而來,設計圖紙不全、征地工作不到位,他四處奔波解決問題。10月份,以前的難題還沒完全解決,阻工情緒一浪高過一浪,他每天奔波在各個工地協調、指揮。11月份,開工三個月,工程實際進度達不到自己的預期,面對當地居民因不理解而阻工,沮喪失落感不時涌上心頭。
          在一個個挫折面前,他常常回想起2012年集團在省委黨校舉辦的第一期青年干部培訓班,集團黨委書記劉平在開班儀式講到:“華西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輝煌成就,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華西人的傳承。”從那時起,他想:“自己如果有機會成為華西精神的傳承,那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。”
          “繼續,真的好難。可放棄,還怎么傳承企業精神,怎么配得上華西二字。”他告訴自己。12月份,他與項目部的同志們因地制宜,調整思路,心境也豁然開朗起來。

      97個電話  

          作為六建蘆山災后重建總指揮,他把自己定位為“服務人員”,要為同志們服好務、站好崗。要將事情前置,能處理的就處理了,不能給項目上忙著搶工期的兄弟添麻煩。每天,他的電話都響個不停,一個接著一個。其他人開玩笑說:薛總工作有“兩多”,電話特別多、會議特別多,用時髦的話講,他“根本停不下來”。
          早上他要到各項目察看現場是不是正常施工,向項目人員了解有沒有需要指揮部辦公室解決的問題;下午要向縣上各相關領導匯報目前存在的問題,商討解決措施;晚上要修改各種需要回復和需要發出的函件。除此之外,突發事情也比比皆是。常常是找他的一個電話打來了,還來不及把相關事情安排下去,下一個電話又來了,接二連三的電話都來了。
          一些同事時常抱怨他的行蹤飄忽不定,半個小時前在漢姜古城,半個小時后就到了平安路項目,一會兒又陪同縣領導在生態環線。薛慶常恨自己分身乏術:像孫悟空一樣每個地方都放一個薛慶就巴適了。
          這種情況下,手機就成了薛慶不可或缺的寶貝。一道道電磁波在蘆山傳播,翻過塔吊,越過河堤,為薛慶與各方各面搭建起溝通的橋梁。只是這橋梁網絡過于密集,他的手機常常打到發燙,充電寶更是隨身攜帶。一次一位同事看著薛慶根本停不下來的手機,不禁好奇的想看看他一天究竟要接打多少個電話,不過是下午3點,他的手機里已經有了97條通訊記錄。
          每個電話撥號、通話、掛斷的總時長按3分鐘計算,97個電話就需要花掉300分鐘,也就是5個小時,幾乎占到了正常工作制的三分之二,但這僅僅是極其普通的一天。
          薛慶說,正是通過這些電話他才做到了心中自有一本帳,一本寫滿責任,又滿含幸福的賬。97個電話只是薛慶忙碌工作的一個縮影,薛慶也只是蘆山六建人的一個代表,他們用一條條電磁波織成了一張密集的重建管理網絡,服務于重建事業,踐行著“再造秀美蘆山”的莊嚴承諾。

       陳左薇陳杰

      根本停不下來

      喂,縣長,……嗯,我馬上過來。”
          “喂,混凝土還沒運到?我馬上過來。”
          “喂,調研組什么時候到項目部檢查?把時間發給我。”
          “喂,今天下午談判財評工作?一定準時參加。”
          ……
          電話鈴聲又響起了,薛慶不好意思地沖我擺擺手,趕緊拿起手機。
          很難想象,一個常年在項目上摸爬滾打的人會是他這樣,皮膚白皙,五官清秀,散發著濃濃的書卷氣。

      傳承的力量

          早上六點半,天剛蒙蒙亮,薛慶換上運動服,開始晨練,奔跑于城市的大街小巷。在薄霧中,他不停回想這一年來,蘆山重建的點點滴滴。
          2014年8月,薛慶自告奮勇,隨第一批參與災后重建工程的同志們一起來到蘆山。來之前,他做好了十足的心理準備,知道這是一場“硬仗”。令他沒有想到的是,災后重建工作遠遠超于預期的艱苦。
          他深刻的記得,這一年多來心理變化的跌宕起伏。8月份,項目部剛剛進駐,摩拳擦掌,誓要叫蘆山換新顏。9月份,一系列困難撲面而來,設計圖紙不全、征地工作不到位,他四處奔波解決問題。10月份,以前的難題還沒完全解決,阻工情緒一浪高過一浪,他每天奔波在各個工地協調、指揮。11月份,開工三個月,工程實際進度達不到自己的預期,面對當地居民因不理解而阻工,沮喪失落感不時涌上心頭。
          在一個個挫折面前,他常常回想起2012年集團在省委黨校舉辦的第一期青年干部培訓班,集團黨委書記劉平在開班儀式講到:“華西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輝煌成就,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華西人的傳承。”從那時起,他想:“自己如果有機會成為華西精神的傳承,那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。”
          “繼續,真的好難。可放棄,還怎么傳承企業精神,怎么配得上華西二字。”他告訴自己。12月份,他與項目部的同志們因地制宜,調整思路,心境也豁然開朗起來。

      97個電話  

          作為六建蘆山災后重建總指揮,他把自己定位為“服務人員”,要為同志們服好務、站好崗。要將事情前置,能處理的就處理了,不能給項目上忙著搶工期的兄弟添麻煩。每天,他的電話都響個不停,一個接著一個。其他人開玩笑說:薛總工作有“兩多”,電話特別多、會議特別多,用時髦的話講,他“根本停不下來”。
          早上他要到各項目察看現場是不是正常施工,向項目人員了解有沒有需要指揮部辦公室解決的問題;下午要向縣上各相關領導匯報目前存在的問題,商討解決措施;晚上要修改各種需要回復和需要發出的函件。除此之外,突發事情也比比皆是。常常是找他的一個電話打來了,還來不及把相關事情安排下去,下一個電話又來了,接二連三的電話都來了。
          一些同事時常抱怨他的行蹤飄忽不定,半個小時前在漢姜古城,半個小時后就到了平安路項目,一會兒又陪同縣領導在生態環線。薛慶常恨自己分身乏術:像孫悟空一樣每個地方都放一個薛慶就巴適了。
          這種情況下,手機就成了薛慶不可或缺的寶貝。一道道電磁波在蘆山傳播,翻過塔吊,越過河堤,為薛慶與各方各面搭建起溝通的橋梁。只是這橋梁網絡過于密集,他的手機常常打到發燙,充電寶更是隨身攜帶。一次一位同事看著薛慶根本停不下來的手機,不禁好奇的想看看他一天究竟要接打多少個電話,不過是下午3點,他的手機里已經有了97條通訊記錄。
          每個電話撥號、通話、掛斷的總時長按3分鐘計算,97個電話就需要花掉300分鐘,也就是5個小時,幾乎占到了正常工作制的三分之二,但這僅僅是極其普通的一天。
          薛慶說,正是通過這些電話他才做到了心中自有一本帳,一本寫滿責任,又滿含幸福的賬。97個電話只是薛慶忙碌工作的一個縮影,薛慶也只是蘆山六建人的一個代表,他們用一條條電磁波織成了一張密集的重建管理網絡,服務于重建事業,踐行著“再造秀美蘆山”的莊嚴承諾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關于六建 | 六建動態 | 工程業績 | 黨建群團 | 招賢納士 | 聯系我們

      四川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公司地址:中國·四川·成都市金牛區星輝中路16號 (郵編:610081)
      電話:86-28-83331362 傳真:86-28-83338005 備案號: 蜀ICP備05002686號
      網站后臺管理
      imtoken官网钱包下载,imtoken官网钱包下载,imtoken创建钱包,imtoken 电子钱包